短视点: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进击”点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网

 牛年的开始,第三代半导体领域不断有大手笔的投资消息出现,让人振奋,充满希望的期盼,就像是与冬去春来,万物醒来的季节相应和。

 
走过不平凡的2020年,经历了疫情病毒肆虐,中美贸易之争等诸多考验,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在困难中拼搏,奋进向前,无论技术进步还是产业化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创新资源整合,公共平台建设,协同机制建立,产业生态完善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初步形成了,从材料、器件到应用的全产业链,实现了和发达国家的更跑到逐步的并跑。不过,面对宏大的未来,这仅仅只是开始,“长”与“短”,仍有各自的使命要去完成。
 
“只争朝夕”与生态体系建立
 
新科技时代的发展推进,第三代半导体是大势所趋,毋庸置疑。从国际上来看,处于各国大比拼进行时,尚未完成形成泾渭分明的“垄断”格局。曾有业内人士指出,国际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从材料、器件已经实现从研发到规模量产的成功跨越,进入了产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列车、5G通信、光伏、消费电子等开始进入高潮期,这是处在爆发的前夜。对中国来说,这种市场需求巨大。
 
从国内来看,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迎来又一次的历史机遇。不论5G技术的发展,还是新基建的建设,都提供了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的发展空间。“十四五”已经启程,科技部等政府部门也高度重视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在项目部署布局中优先进行考虑等等。凡此种种,都为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创造着有利的环境。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曾表示,未来五年非常重要,我国亟需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批量化供应,在国际巨头尚未形成专利、标准垄断前占据主动。在新的产业格局中,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
 
没有生态的产业发展会艰难许多。“十四五”时期,既是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关键窗口期,对我国能否建立长期战略优势至关重要,也是压力巨大的考验期,必须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发展。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在技术上攻克关键问题,将第三代半导体变成产业和电子产业推向并满足5G和新基建的需求,支持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由此,第三代半导体将得到大发展,并有机会开创建立新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生态体系,支持我国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新形势、新要求 建设创新链
 
国内有着制度、大市场优势以及一定的产业基础。产业部署中已经形成了材料、器件到应用全产业链的格局,但也存在上游产业竞争力不强,专业人才缺口大等挑战。人才集聚、资源整合、平台建设、资本关注、企业需求、市场推动是当前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发展中亟需建设的创新链。
 
其中,市场推动的重要性凸显。中国工程院院士屠海令曾表示,研发和生产要并重,半导体发展过程中,一边是研发,一边是市场。进入市场,可靠性以及成本优势是非常关键的两个点,其中,成本优势往往关乎产业发展的生命力,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步伐要进一步加快。从国际专利构架布局上看,宽禁带半导体已经进入市场竞争阶段,我们不能过多时间只停留在研发阶段,要加速进入市场环节。因此,在重视研发的基础上,也需要将市场化作为关注重点。
 
统筹兼顾,有序发展。作为重要的机遇领域,第三代半导体的发展备受各地关注,相关投资和产业并购事件频发,颇有“村村冒烟户户点火”的架势,但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保持理性,让产业和技术有序良性发展。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认为,需要要看到变化,这种变化一是更加注重时效,从更大的格局来看,底层价值观本质是为人民服务,因此要更加关注科技工作如何才能做出扎扎实实的贡献。二是科技发展新阶段,需要加强全国统筹。全国各地都在突出自身特色,需要重视地方的政策、资源以及支持力量。
 
人才、技术、资金、政策……一个个侧面,在产业发展这盘大棋上游走,搭配组合,合力共创。如何达到全局最优解、局部极值,打破旧模式,开创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天地,或许就是这个充满变数与可能性的时代给予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考验与“礼物”。
 
分享科技智慧
立即打开